7月18日,亚太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大会暨产业链创新论坛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成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应用。此次大会吸引了行业顶尖企业和专家,分享最新技术趋势与商业实践。
仙工智能市场部总监龚紫婷受邀出席,并发表《从技术想象到产业现实,具身智能的商业落点》主题演讲,深度解析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的核心逻辑,并展示仙工智能独特的“新老融合”创新实践路径。
三大核心痛点阻碍具身智能落地
龚紫婷在演讲中指出,虽然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实际商业落地仍面临三大挑战:
1、数据困境
2、反馈局限
3、可控性低
这些痛点,正是阻碍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瓶颈。
“新老融合”:仙工智能的务实破局之道
面对行业共性难题,仙工智能提出**“新老融合”战略**,通过两条互补路径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1. 新技术 + 老产品:让传统设备焕发智能新生
- 技术应用:多层语义地图、端到端导航、视觉语言模型(VLA)、强化学习
- 成果:5月发布具身智能叉车落地产品,成功验证技术可行性
破局优势:
2. 老技术 + 新产品:打造智能机器人的 AGI 大脑
- 核心产品:全球首款一体化具身智能控制器 SRC-5000
双飞轮驱动: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
龚紫婷强调,仙工智能始终践行“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的使命,构建技术飞轮+平台飞轮双轮驱动模式:
- 提供行业领先的机器人控制系统(300+ 即插即用配件款型)
Q&A:仙工智能与具身智能产业化
Q1: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落地面临最大挑战是什么?
A1:主要是数据困境、反馈局限和多关节可控性低。仙工智能通过“新老融合”战略,提供可复制的落地方案。
Q2:仙工智能如何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
A2:通过技术飞轮和平台飞轮双轮驱动,降低开发难度、提供丰富配件和控制系统,让企业轻松部署智能机器人。
Q3:AGI技术在智能机器人中的作用?
A3:AGI技术使机器人能自主学习和适应复杂场景,提升控制精度和应用泛化能力,推动产业规模化落地。
核心价值